您好,欢迎光临吴忠市巧儿刺绣传承有限公司!
客服中心
巧儿刺绣分享 汴绣--中国刺绣艺苑中的奇葩
2012-10-25 9:05:38

     说起汴绣,则要追溯到千年前的一个辉煌王朝——宋朝。 开封作为北宋国都,繁華富庶,歌舞升平;遥想当年,一幅清明上河图毕现了她昔日的风采:市井、桥畔、街巷、阡陌,商贾云集,摩肩接踵,热闹非凡……

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北宋,刺绣业是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,也叫宋绣 .宋绣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,它在实用品和欣赏品上都有辉煌的成就。上承古代刺绣的优良传统,下开明清刺绣高度发展的先河,作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刺绣,以其地位的优越和人才的集中,无疑是宋绣的冠冕。

汴绣,亦称宋绣,历史悠久,为中国五大名绣(宋、苏、湘、川、粤)之一。素有“国宝”之称。它以绣工精致,针法细密,图案严谨,格调高雅,色彩秀丽而著称。据记载:北宋时期(公元960-1127年),皇宫设有“文绣院”,聚集三百多名绣女专为皇帝王妃、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,所以宋绣亦被誉为“宫廷绣”或“官绣”。当时皇帝的龙袍,官员的朝服、乌纱帽、朝靴皆为宋绣精品。崇宁四年(1105年),开封城中一所以刺绣为专业的“大学”——文绣院诞生了。当年,各路选聘的善绣工匠入文绣院授艺,300名绣女云集京师,龙飞凤舞, 宋时开封,刺绣之花可以说开遍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。人杰地灵的古都又涌现出民间刺绣人才——“百姓绣户”。

据明代屠龙画笺所载:“宋之闺秀书,山水人物,楼台花鸟,针线细密,不露边缝,其用绒一二丝,用针如发细者为之,故眉目必具,绒彩夺目,而丰神宛然,设色开染,交书更佳,女红之巧,十指春风,回不可及”,展示了北宋宋绣在历史上的丰采。 从北宋政府对外经济交往的项目中可以看出,除去中南半岛上的交趾和阿拉伯国家大使向赵宋王朝赠送过绣品外,汴绣成为宋政府向高丽、日本诸国乃至现在新疆地区赠送或交换的主要珍品。可以不含糊地说,一百多年中,汴绣是中华国土上技艺最精,价值最高,产量最大,流通最广,影响最强的绣品,是中国的国绣。 据东京梦华录载:民间刺绣极为兴盛,到处“绣帘相拓、锦绣交辉”,宋代宋绣工艺达到鼎盛时期,东京梦华录中载: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绣巷,“皆师姑绣作居住”,可谓一个专业刺绣区。在满街的黑槐树枝叶茂盛、开花结果之时,源源不断的精美绣品从这里走出。烁烁生辉的绣作把东京城装扮得如此美丽,红红火火的虎头帽、虎头鞋、兜肚、帐沿、绣枕、花巾……城内迎风招展的72家大酒楼和千家小酒店牌额、望子也都是绣制的。 “街市酒店,彩楼相对,绣旗相招,掩翳天日”, “深街小巷,绣额珠帘,巧制新装,竟夸华丽”。 虽然宋代刺绣遗留下来的绣品已是凤毛麟角。但它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承继和感叹。随着北宋灭亡,开封长年战乱,导致宋绣一蹶不振,濒于失传。

汴绣,讲究一个针法。 如同剑师的剑法,琴师的指法,充满神秘、神奇和神力。 为了继承宋代闺绣这一传统工艺,宋绣新老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,寻踪探微,博采众家之长,反复试验,在传统的以平针为主的技艺之上,又创新了散针、乱针、滚针、水纹蒙针等几十种针法。多种针法的交替使用,不仅能把阴阳远近表现出来,而且表现内容丰富,富有立体感。宋绣针法长于刺绣花鸟虫鱼飞禽走兽,又善于创作气势磅礴的山水图景,刻画人物形象更是细致传神。绣品既具有雅洁活泼的风格,又具有粤绣明快豪放的特点。

1959年汴绣清明上河图绣成,作为国庆十周献礼,献给了毛主席,纤细的绣花针,飞舞彩线上下,画面上一座座崇楼高阁,一条条街道水路,一辆辆平车,一头头牛马及三百六十行人物,被表现得栩栩如生. 至今仍陈列在中国最高殿堂——人民大会堂的河南厅,以针代笔,以线代晕,使这幅宏伟浩繁的历史风俗画卷逼真的展现在世人面前。繁华的“开封古代一条街”,融入在北京的车水马龙之中,也成为当年轰动首都、轰动刺绣界的一大亮点。汴绣一举扬名! 第一幅汴绣清明上河图的意义是划时代的。从此,汴绣迈过了小制作的门槛,跨进宽大的艺术大厅。汴绣与清明上河图的结合,奠定了汴绣以绣中国名古画为主著称于世的基础。